宝盈基金的顶梁柱基金经理杨思亮,一夜之间被砍掉了63亿管理规模! 这位曾在三年熊市中逆势赚12%、管理规模超百亿的明星经理,2025年突然因“内部调整”卸任全部主力产品,仅剩7亿边缘基金傍身。 他一季度刚重仓的白酒股集体崩盘,茅台五粮液暴跌拖累基金亏损,而二季度机构资金提前嗅到风声疯狂赎回30亿,留下散户接盘。 宝盈这家“基金界黄埔军校”,十年间王茹远、彭敢等明星纷纷出走,如今连最后一位百亿经理也留不住,背后竟是限薪令下300万年薪封顶的残酷现实,一家老牌公募的崩塌,从人才清零开始。 杨思亮的卸任清单:百亿到七亿的断崖 2025年8月2日,宝盈基金连发7份人事变动公告。 权益投资门面杨思亮一次性卸任4只核心产品:宝盈品质甄选(26.6亿)、宝盈增强收益(18.65亿)、宝盈新价值(10.54亿) 和宝盈优势产业(7.59亿)。 卸任后,他名下仅保留三只小微基金:宝盈消费主题、宝盈品牌消费和去年6月新发的宝盈价值成长,合计规模7.09亿元,不足巅峰期115亿的零头。 公告称“内部工作调整”,但杨思亮未转任公司其他岗位,基金业协会登记状态仍显示“在职未注销”,被市场视为离职前奏。 踩雷白酒:一场逻辑崩盘的豪赌 卸任前,杨思亮2025年的操作已引发巨大争议。 一季度,他罕见清仓式调仓,重仓买入贵州茅台(净值占比7.79%)、山西汾酒、五粮液,同时加仓腾讯、美团。 基民直呼“看不懂”:“白酒行业还在深度调整,散装茅台批发价跌破1800元,这时候重仓不是赌徒吗? ” 市场很快给出答案:截至8月5日,茅台年内跌4.58%,五粮液跌9.19%,美团暴跌19%,山西汾酒二季度单季暴跌18%。 他管理的7只基金年内收益全为负,平均亏损-2.31%,同类排名垫底。 机构跑路散户接盘:赎回暗藏信息差 业绩塌方触发大规模赎回。 二季度,主力基金宝盈品质甄选被净赎回17亿,总规模从43.7亿缩水至26.6亿;杨思亮管理总规模从108亿锐减至70亿。 异常的是,赎回集中在机构持仓高的产品。 业内质疑:机构是否提前得知杨思亮动向? 半年报未披露前,普通投资者完全蒙在鼓里。 一位FOF经理透露:“宝盈内部动荡业内早有风声,但散户只能从季报滞后数据猜谜。” 宝盈人才黑洞:十年送走所有明星 杨思亮若离职,将是宝盈2025年第二位出走的绩优经理。 此前,吉翔(任职回报16%)跳槽中欧基金;2024年底,14年老将朱建明清仓卸任。 更早的明星阵容,2013年冠军“公募一姐”王茹远、权益四小龙彭敢、张小仁等早已另谋高就。 宝盈被冠以“基金界黄埔军校”,却因吝啬薪酬留不住人:某基金经理年终奖仅10万元,而同行头部公司同类岗位可达千万。 限薪令压垮最后稻草:300万封顶的残酷现实 2025年金融业限薪令落地,公募基金经理年薪上限锁定300万至360万。 对杨思亮这类曾掌百亿资金的明星而言,薪酬缩水达70%以上。 知情人士称:“杨思亮去年规模破百亿时,业内预估其年薪在800万以上。 限薪后收入不如中小公司新人,出走是必然。” 同期,宝盈另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卢贤海(原管理300亿货基)被降职为“基金经理助理”,暴露公司人才战略混乱。 权益团队塌方:新人扛不起烂摊子 杨思亮卸任后,宝盈权益投资近乎真空。 公司18名基金经理中仅8人主攻权益,其中6人从业不足3年。 接替杨思亮的主力产品人选仓促任命:吕功绩(从业10年)接手宝盈品质甄选,但其此前管理的宝盈龙头优选任职回报仅-14.49%;债券老将邓栋转岗权益,但其管理的混基宝盈祥明年内亏损6.35%。 十年停滞的困局:规模倒退回2015年 人才流失直接拖累规模。 宝盈非货规模从2024年底的72名滑落至2025年二季度的79名(448亿元),创三年新低。 公司2015年规模已达800亿,2025年二季度反降至733亿,成业内罕见“十年零增长”公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