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当中国人口从2025年开始持续负增长,我们的社会将面临怎样的转变?生育率可能跌破0.9,新生儿数量或将少于800万,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每个家庭未来的缩影。但危机中往往藏着转机:人均资源变得更加充裕,教育医疗压力缓解,城市不再拥挤...然而劳动力锐减、老龄化加剧、养老负担加重等挑战也不容忽视。政策层面已全面布局——从三孩政策到育儿补贴,从住房优惠到税收减免,都在试图为年轻家庭创造更友好的生育环境。人口专家陈敏指出:"关键要让政策真正落地,配套服务跟上,才能提升生育意愿。"这场人口结构的大转型,既是对社会治理的考验,也是重塑发展模式的契机。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人口专家陈敏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陈明。很高兴来做客和大家一起聊聊人口话题。好的,那咱们今天就聊聊最近人口数据里面的一些亮点和趋势。虽然说2024年的出生人数有小幅度的回升。但是其实整体的生育率还是在走下坡路的。然后我们也会聊到到2025年,这个总和生育率可能会跌到0.9,也会聊到人口负增长带来的一些机遇和挑战。好的,那我们就直接开始今天的内容。咱们先来聊第一部分,就是人口数据的剖析,咱们就先来说明一下,为什么2024年的这个出生人数会出现这种小幅度的回升。其实这个回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疫情之后,有很多家停把之前延迟的生育都补上了,原来是这样的。对,所以就是说虽然说2024年的结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少了将近百万。对,但是其实有部分家庭就是选择了在这个时候来补上他们的声誉。对,所以就会有一个这种小幅度的反弹。但是这种反弹其实很难去持续。对,因为一方面是这个育龄女性的数量还在减少,另一方面就是大家的生育意愿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恢复。那你觉得未来几年中国的新生儿的数量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走势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2025年的上半年已经超过了400万,那全年可能不到900万,甚至可能会跌破800万,这个数字确实挺让人关注的。对,其实从2016年的1.71到2024年的1.05,再到明年预计的0.9,就整体的这个趋势,是在不断的下降。对,虽然说有一些波动,但是整体的这个生育率海是被抑制住了。对,所以未来的这个新生儿的人数还是会在低位运行。你觉得现在影响中国人口出生率的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其实我觉得现在大家生育的意愿不高,一方面是因为这个育龄女性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另一方面就是大家对于养育孩子的成本,机会成本包括职业发展的顾虑还是非常多的。所以说这个社会的和经济的压力都在推着大家不想生,而且现在的结婚率也在下降,然后离婚率也在上升,再加上一些人口结构的变化,比如老龄化的加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生育意愿被抑制住了。对,所以即使有政策上的鼓励也很难去有一个大幅度的反弹。好,关羽人口数据的剖析。这部分内容咱们就先聊到这儿,休息下,马上回来我们来进入第二个部分,就是说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那首先,第一个我想聊的就是,你觉得人口负增长到底会给我们的社会和环境带来哪些积极的变化?其实我觉得最直接的,就是人均的资源量会变得多一些,对,比如说土地水空气这些东西的压力会减轻一些,然后污染也会相对下降,就城市里面,也不会那么拥挤了公园地铁。这些东西都不用抢位置了,听起来好像是生活环境真的会变好,而且教育和医疗这方面的人均资源也丰富了。对,学校的班级不会那么挤,然后医院排队也会短一些还有整个社会的养老的压力,也会减轻一些。对整体的生活水平,应该还是会更上一层楼。那你觉得如果中国的人口持续的负增长会给我们的荆棘和社会治理带来哪些挑战?其实最直接的就是劳动力的供给会明显的减少。对,那比如说,在2025年到2050年之间,会有将近4分之1的适龄劳动人口笑失那这样的话,就会让工厂的流水线缺人手,然后建筑工地也变得空闲,出口的订单也会堆在仓库里。经济的推动力似乎要变慢了,这停着,好像是社会的养老,压力也会剧增。没错没错,然后就是老龄化越来越严重,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从2025年的15%,涨到2035年的超过20%。那这个时候养老的压力就变得很沉重了,医院的排队资源的紧张,包括社会的笑费,市场也会变得有些疲软,内需难以拉动,甚至会出现通缩的风险。再加上外贸的关税壁垒,所以整个压力确实不小。你觉得如果中国的人口持续的负增长会给我们的家庭结构和社会文化带来哪些影响?其实人口负增长会让家庭变得更笑,然后独居的老人也会增多,包括像2025年预计会有7000万的老人是独居的,那这个时候不光是家庭的照顾的压力会变大,而且心理上的这种压力也会增加不少。比如说孤独包括一些老年人的一些用品,包括一些医疗服务就会成为新的热点,那这个时候其实也会推动一些产业链的升级,包括一些社会服务。包括一些政策都会针对这些新的情况来做一些调整。聊了这么久的机遇和挑战,感觉信息量不笑,咱都歇会儿喝口水待会继续那我们现在来聊第三部分,就是政策的发展方向。那我想问一下,最近中国政府在人口政策上面有哪些新的动作?其实最近几年官方和部门其实已经出台了很多措施了,比如说全面二海然后,三孩子政策的落地,包括一些地方也给出了很多的激励措施,像延长产假,提供育儿补贴,包括一些税收的优惠,包括一些住房的优惠。等等的一些措施,那这些都是为了降低大家生育和养育孩子的成本。感觉这些措施确实是比较全面,然后中央也是专门召开会议,然后提出要稳住消费还要控制通货贬值,那其实人口政策其实也是包含在这个大的方向里面的,还是要完善一些知识体系,包括一些配套的服务。那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好的生育环境。对,但是这些政策其实想要真正的去扭转人口负增长的这个趋势,还是需要时间的。你觉得这些新的政策能够给中国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的变化?其实这些政策出来之后,确实让很多家庭,尤其是年轻的家庭有一些更多的选择,然后也有一些更好的条件去生育,去养育孩子。那这样的话,会让新生儿的数量有些回暖,那同时也会让这个人口的增长率有些提升。对,那人口结构也会慢慢的发生一些变化。没错,然后随着这个育龄女性的数量慢慢的回升,再加上政策的鼓励那预计到2035年,人口的负增长会慢慢的趋稳,那同时也会让老龄化的这个速度慢下来,那这样的话,也会让劳动力市场慢慢的恢复。那同时,也会让家庭的重担清清的一些。那社会的话,也会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包容性也会更强。你觉得在推动这些人口政策的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些政策要真正的去落到实处,能够去真正的帮助家庭去缓解他们的生育的压力,而不是说只停留在纸面上,那包括比如说社区的托儿所,然后包括一些住房的优惠等等的,这些配套的服务,要跟上对,那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去提升大家的生育的意愿。没错,然后同时要持续的去完善知识体系,包括一些教育的文化的观念上的调整。那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去让人口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的转型能够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聊到这儿,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人口负增长它既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机遇。那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够去顺势而为,然后去制定出一些更好的政策,让人口结构能够真正的升级好,那今天的节目咱们就到这里,然后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