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新闻,就是那个造电动汽车的特斯拉,突然在中国开了一个新的社交账号,名字叫“Tesla AI”。 这个AI就是人工智能的意思。 这事儿本身不稀奇,大公司多开个账号很正常,但关键在于它发的第一条内容,是一张金光闪闪的机器人照片,还配了一句挺有人情味的话:“我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的身材”。 这一下子就让大家议论开了,特斯拉不是个卖车的吗? 怎么突然开始高调地“秀”机器人了? 这个金色的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它跟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在9月7号,特斯拉这个新账号一亮相,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简介里写得清清楚楚,这个号以后主要就是用来介绍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智能辅助驾驶、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些跟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 这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特斯拉的野心远不止于造车。 而那张引爆话题的金色机器人照片,主角就是特斯拉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名叫“擎天柱”(Optimus)。 这个名字大家很熟,就是《变形金金刚》里汽车人的领袖,可见特斯拉对它寄予了厚望。 这张照片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第三代擎天柱机器人吗? 因为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之前就放过话,说第三代会有质的飞跃。 不过,马斯克本人很快就出来澄清了,说这还不是第三代,只是一个2.5版本。 这就好比手机厂商发布新一代产品之前,先推出了一个性能增强的“S”版,虽然不是彻头彻尾的换代,但升级的地方可不少。 更有趣的是,就在特斯拉官方发布照片的前后,美国另一家大公司的老板,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视频。 视频里,一个长相和擎天柱差不多的机器人,听到了“带路去找可乐”的指令后,就真的慢慢地朝着一个方向走去,似乎是在领路。 这段视频让人们的好奇心更重了,难道机器人已经可以像个小助手一样,在办公室里听懂指令并执行任务了吗? 不过,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视频里的机器人和特斯拉官方照片里的机器人,在一些细节上,比如手部,长得不太一样。 而马斯克本人对此事的态度也很有意思,他没有直接说视频是真的还是假的,只是在下面回了一句“不用谢”,这种模棱两可的回应,更是给这件事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让大家去猜想这究竟是真实的内部测试,还是一次精心安排的宣传。 那么,我们回到这个官方发布的2.5版本机器人身上,它到底比之前的版本好在哪里呢? 如果我们把它和之前的2.0版本对比一下,就能看得很清楚。 特斯拉也放出了一段2.0版本机器人的工作视频,视频里,一个全黑色的机器人正在餐厅里帮顾客盛爆米花。 从视频能看到,这个机器人已经能完成任务了,但动作看起来还有点僵硬,甚至在盛爆米花的时候还会不小心掉落一些。 不过,它已经能和人互动了,比如会对着镜头比个“剪刀手”合影,还会跟人挥手打招呼。 而最新的这个2.5版本,在外观上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它全身覆盖着光滑的金色金属外壳,几乎看不到任何裸露在外的线路和零件,整体感觉非常简洁、流畅,更像一个科幻电影里的未来产品,而不是一个实验室里的半成品。 最关键的一个进步,是它的手部关节被巧妙地隐藏了起来,让整个手看起来更像人手。 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对于机器人来说,一双灵活、接近人类的手,意味着它未来能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工具,完成更精细复杂的操作。 可以说,从2.0到2.5,我们看到擎天柱机器人正在努力地从一个“机器骨架”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形”伙伴进化。 看到这里,可能还是有人会觉得,这机器人再厉害,跟我也没太大关系,无非就是一个更高级的玩具。 如果您这么想,那就真的小看马斯克的布局了。 就在不久前,特斯拉发布了他们未来发展的“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在这份计划里,马斯克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他认为,特斯拉公司未来长期价值的大约80%,将来自于擎天柱机器人项目。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在马斯克的规划里,特斯拉的终极目标根本不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而是要成为一家顶尖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公司。 我们现在熟知的特斯拉电动车和它的自动驾驶系统,更像是为了实现这个终极目标而积累技术、数据和资金的“序章”。 擎天柱机器人,才是他眼中那片能带来万亿价值的“星辰大海”。 这个消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马斯克的这一系列动作,无异于向全世界的科技行业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人形机器人的时代,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来得更快。 他甚至已经描绘出了下一代机器人的能力蓝图,比如第三代擎天柱将能够完成叠衣服、照顾小孩这类复杂的家庭劳动。 一旦这种机器人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大规模生产,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从家政服务到养老护理,再到工厂生产线,无数行业都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 这就像一声发令枪响,全球的科技竞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赛道。 面对特斯拉这条来势汹汹的“鲶鱼”,我们国内的科技企业也早已在积极布局。 近年来,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它们在核心零部件、算法和整机制造方面都有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特斯拉的高调入局,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发了整个产业链的活力。 我们国家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制造体系,这为我们控制机器人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量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我们还有全球最庞大的应用市场,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家庭服务,对机器人的潜在需求都是巨大的。 马斯克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而这个“家”,最大的市场就在中国。 所以,这场关于未来的竞赛,比拼的不仅仅是谁的技术更先进,更是谁能更好地整合产业链资源,谁能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 特斯拉已经明确了他的出招方式,而我们中国企业也正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新的科技浪潮中,凭借自身的优势,迎头赶上,甚至实现超越。 这场关乎未来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我们每个人都将是见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