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凯丽捧红的足力健不灵了?欠债7个亿,卖3块9的馄饨也救不了,老年人的钱真没那么好赚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张凯丽捧红的足力健不灵了?欠债7个亿,卖3块9的馄饨也救不了,老年人的钱真没那么好赚

发布日期:2025-10-11 00:32 点击次数:167

说实话,我老家那边县城里,以前满大街都是足力健的店。红底黄字的招牌,特别扎眼。我妈就信这个牌子,说穿着不累脚。那时候电视上天天播,张凯丽站在那儿一笑,一句“专业老人鞋”,全小区的老人都记住了。

现在这牌子快撑不住了。听说欠了七亿多,光2024年底还没还上的债就这么多了。从一年赚四十个亿,到今天这地步,也就几年功夫。真叫人唏嘘。

张京康这个人,我听做鞋生意的表叔提过一嘴。早年倒腾保健品,没成。后来蹲在小区门口跟老头老太太唠嗑,发现他们买双舒服的鞋都难。走路怕滑,脚肿了鞋挤脚,穿一会儿就疼。他就琢磨出几个词:防滑、轻便、踩棉花似的那种软。

这想法真挺接地气。后来和双星合作推那款“六超鞋”,卖疯了。一年四五十万双,听着不多,可那是专门给老人做的啊。2015年正式立品牌,直接砸两亿上央视。广告一打,全国开花。最猛的时候,门店快五千家,几乎每个三四线城市都能看见。

可问题也出在这儿。开得太快,管不过来。鞋的质量开始往下掉。我二姨去年买了双,穿了仨月鞋底就开胶。她去店里换,人家推三阻四。网上搜一圈,黑猫投诉上一堆类似的事。老人不会闹,但怨气一点点攒着。

疫情一来,雪上加霜。门店关了一大片。工资发不出,员工跑光。现在那些挂着足力健名字的店,大多不是直营了,都是加盟商自己扛着。公司自己呢?靠授权收点钱,供应链剩点活气。

张京康自己说,现在赚的钱,七八成都得拿去还债。去年还了1.8个亿,听着吓人,可架不住欠得多啊。还剩七个亿,啥时候能清完?没人知道。

主业不行,总得找条路活命。于是今年五月,郑州突然冒出三十多家绿牌子的店,写着“足力健有机食品会员店”。我没瞅明白,一个做鞋的,咋开始卖馄饨水饺了?

去看了趟。3.9元一碗馄饨,4.9元一包水饺,鸡蛋九块九十五个。价格是真便宜。店里还搞直播,大妈坐在镜头前吆喝:“咱家面粉是有机的,猪是散养的。”看着挺热闹。

但我妈问了一句:“鞋厂做的饺子,能吃吗?”

这话把我问愣了。

有人说是创新,跨界嘛,试试也行。可我心里犯嘀咕。这不像是深思熟虑的转型,更像被逼急了,抓一把算一把。你让老人今天买鞋,明天买菜,信任链断得也太快了吧。

关键是,银发经济这块地,真不好耕。

全国六亿老人,三分之一以上月收入不到两千。

你说卖高端养老产品,谁买得起?

我老家那个镇上的养老院,修得跟别墅一样,结果空着一半。一个月三千八,普通老人根本掏不起。

有些企业干脆走邪路。磁疗床垫、量子手环、一万块一瓶的“长寿口服液”……全是忽悠。可偏偏有人信。前阵子我还看到新闻,有公司靠卖这些玩意儿,一年净赚三十亿。

正规企业也不好过。汤臣倍健这种大牌,线下店营业额年年跌。老人不爱进商场了,线上又不会操作。夹在中间,难受。

足力健这一跳,跳到食品上,风险太大。吃的和穿的,完全是两码事。出了食品安全问题,可不是开胶脱底那么简单。

但我也理解他们。市场摆在那儿,七万亿,将来要冲十九万亿。谁不想分一口?

可问题是,老人不是韭菜。

你天天喊“孝心”,背地里涨价割人,他们心里门儿清。

我奶奶常说:“别看我老,我不傻。”

她宁可去早市挑便宜菜,也不信什么“高科技养生锅”。

真正能做成事的,得是那些肯蹲下来听老人说话的。不是光打广告,不是猛开店,而是知道他们到底怕什么、想要什么。怕摔,怕贵,怕被骗。想要安心,想省钱,还想活得体面点。

足力健能不能翻回来?我说不准。

但它这一跤,摔出了整个老年市场的真相。

蛋糕是大,可牙口不好,咬不动。

想吃下去,得慢嚼,得有耐心。

更得——

别把老人当提款机。

不然,迟早被反噬。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