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稀土不是第一次被提上中美博弈的牌桌,但这次的力度和时机,前所未有。中国商务部在24小时内连发6条公告,精准打击关键出口产品,美国政府却集体沉默,特朗普更是“刚听说”? 这到底是“战略震撼”,还是“外交预演”?稀土出口管制背后,中国打的是什么算盘?美国又会怎么接? 这一连串的问题,恐怕比公告本身更让人不安。因为背后牵动的,不只是中美两国的较量,更是全球供应链的命脉、未来科技安全的博弈,还有即将到来的APEC峰会,是否会成为真正的“摊牌时刻”? 10月8日,中国突然出手,连发六道出口管制公告,涉及稀土、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中重稀土开采技术……几乎每一项,都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命门。 可就在这天晚上,特朗普政府没有任何正式回应,甚至连一条社交媒体表态都没有,只有特朗普本人口头一句“刚听说”。这一幕,颇有戏剧性,也让外界嗅到了紧张气息。 其实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就已经铺开了新一轮的对等关税政策,矛头直指中国制造。中方当时并未立即反击,而是选择在谈判桌上较量,先后进行了两轮外交磋商。 但美方不断追加制裁:芯片设计软件、军用化学品、甚至连C919的发动机都开始“卡脖子”。中方这次出手,显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精密部署和战略计算。 最关键的,是时间点。这六道公告发布的时间,距离中美“关税暂缓期”结束,仅剩一个月,而APEC峰会也将在11月中旬召开。这意味着,中国并不是要彻底“掀桌子”,而是以一种强有力、但仍保留余地的方式,主动设定谈判节奏。 稀土牌的威力,不容小觑。中国掌握全球约60%的稀土产量,更控制了全球85%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这在全球产业链中是不可替代的地位。特别是钕、镝、铽等中重稀土,广泛应用于军工、芯片、风电、航天、导弹制导等高端领域,是美国无法绕开的命脉。 这次公告不仅限制资源出口,更是将相关技术、设备和冶炼工艺纳入管控范围。换句话说,中国不仅“卡资源”,还“锁技术”,对美国的整个高科技产业链形成双重施压。而对“14纳米及以下芯片制造用途”的个案审查,更是精准打击美方关键工业环节。 但这次中国并没有“一刀切”地全面禁运,而是通过许可证制度进行“可控输出”。这背后释放的信号非常清晰:中国并不想关闭大门,而是要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谁友好、谁合规、谁尊重国际规则,就能正常拿货;就得面对“拿不到许可证”的现实。 这种灵活性和可调性,使得中国在博弈中具备极强的战术弹性。而对美方来说,最头疼的是——你根本无法预判下一步。 而特朗普政府的反应,更加耐人寻味。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反制,白宫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没有财政部或商务部出面具体回应。特朗普本人更是用一句“刚刚听说”回避了媒体提问。是反应不及?还是故意保持低调,避免局势升级? 从过往经验来看,特朗普从来不是一个“沉默”的人。哪怕是最小的挑衅,他都可能在社交媒体上连发十条推文回应。但这一次,他却选择了“装糊涂”。 这不排除是美方在为APEC峰会留下外交空间。11月中旬的釜山峰会,很可能成为中美元首再度会晤的关键节点。此时公开回应、强硬反击,不但会让局势无法收拾,还可能让美方在谈判中陷入被动。 特朗普政府现在的策略,可能是“拖”——拖到峰会前,看中方是否还会追加措施;拖到谈判桌上,再寻求新的筹码。 但问题是,中国已经表明了态度。这次六条公告,不只是一次反制,更是一次提前布局。中方通过合法、合理的出口许可制度,既守住WTO规则,又掌握了对话节奏。这种“以规则之名,行战略之实”的方式,既展示了大国责任,也展现了强硬立场。 而美国,在短期内几乎找不到替代方案。稀土“去中国化”的路径艰难:澳大利亚产能有限、美国本土环保门槛高、缅甸等国产量不稳定,真正能形成产业链替代的,几乎为零。更别说,中国控制的,是整个加工和技术体系。 所以现在的问题已不再是“特朗普会不会回应”,而是“美方能不能承受这个局面”。如果不能快速适应和调整,美国的科技企业、军工制造、新能源产业,都会受到连锁冲击。 而资本市场的反应,已经提前预演了这一担忧。稀土、锂电池、石墨等相关企业股票近期显著波动,市场对未来供应链稳定性的信心正在削弱。特别是对美欧日等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的国家来说,压力正在快速累积。 更深层次的,是中美博弈从“技术封锁”升级为“资源反制”。这是一场典型的对称博弈:美国卡中国芯片、EDA软件、光刻机;中国就卡美国稀土、石墨、锂电池。这不是一场短期冲突,而是长期的系统性对抗。 而中国这一次的选择,既是防守,也是进攻。通过管控关键产业链,不仅保护了自身的科技安全,还主动设定了国际规则的新标准。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重塑全球资源话语权。 更关键的是,这场博弈的焦点,已不再是“谁让步”,而是“谁能掌控未来规则”。中国通过这次公告,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博弈方式:不靠喊口号,不靠表态,而是靠行动、靠规则、靠实力。 正因为如此,美国才会显得措手不及。特朗普政府的沉默,不是无视,而是焦虑。 而对中国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外交硬仗的前奏,更是一次国家战略能力的集中展现。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在不破坏国际贸易秩序的前提下,牢牢把握了博弈主动权。 接下来的焦点,将是APEC峰会。中美是否会在峰会上达成新一轮贸易框架?稀土牌是否会成为筹码?特朗普是否会在最后时刻做出妥协?这些问题,恐怕要等到11月,才会揭晓。 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这次出手,已经改变了游戏规则。不再被动应对,而是主动设局。 不再被卡脖子,而是反手锁喉。 不再等待回应,而是提前出击。 这才是一个大国该有的姿态。 而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战,才刚刚开始。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