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航校地标到网络焦点:一颗卫星记录的标语破坏与重生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从航校地标到网络焦点:一颗卫星记录的标语破坏与重生

发布日期:2025-10-25 02:19 点击次数:161

博主“略靠谱旅社”站在新疆哈密戈壁滩上,眼前是“为人民服务”五个巨型大字。但“人”与“民”二字之间,交错着深达一掌的丑陋车辙,如同划在历史面容上的伤疤。经现场观察,他确认这些是越野车漂移留下的印记。这组历经近六十载风沙侵蚀依然清晰的地标,在几分钟的“撒欢”中受损。

这些每个字长宽达50米的标语,并非自然造物。时间回溯到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新疆哈密成立。在茫茫戈壁中,缺乏明显地标给飞行训练带来了巨大困难,学员们在空中极易迷失方向。为解决这一问题,航校的教员和学员们决定亲手创造地标。

在没有先进工具的年代,他们依靠皮尺丈量距离,用木棍画出字的轮廓。学员们使用铁锹、铁镐等工具,刮除地表黑色的戈壁石,露出下方黄褐色的碱土,利用颜色对比形成从高空清晰可辨的字体。这项工程异常艰苦,学员们顶着零下几十度的寒风和戈壁的极端气温,耗时四五个月,最终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戈壁滩上打造出了“为人民服务”、“毛主席万万岁”、“只争朝夕”、“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和“向斗争中学习”五组巨型标语。这些标语为飞行员提供了准确的空域定位参照,连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都曾在这片空域进行过飞行训练。

“吉林一号”卫星的影像记录显示了破坏的轨迹。从2023年7月影像显示标语完好,到2024年6月开始出现零星的漂移痕迹,至2025年3月,“人民”二字间的破坏已变得非常严重。有网友发现,一个名为“新疆平头哥旅游越野带队”的社交账号曾发布视频,显示车辆在标语上漂移旋转,沙石飞溅。视频中,一名男子还站在引擎盖上挥舞着国旗,配文“戈壁终极打卡,够燃够野”。

面对破坏,博主“略靠谱旅社”决定进行修复。他驱车跨越两千多公里抵达哈密。修复工作的首要挑战是找到与原地标颜色匹配的石料。团队花费两天时间,跑遍了哈密的矿业公司和砂厂,最终才在一处废弃矿点找到合适的黑色石块,并自费买下20吨。

戈壁腹地交通不便,大卡车无法进入作业区,团队只能先用小货车将20吨石料转运至3公里外,再分27趟运到修复现场。五人团队在白天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和夜晚接近零度的严寒中,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用铁锹将石子一锹锹填入沟壑,再用脚仔细踩实。风沙扑面,吃饭时碗里都会混入沙土,但无人抱怨。整个修复工作持续了一周时间。

修复工作完成后,由于当地无人机禁飞,团队无法通过航拍确认整体效果。他们联系了长光卫星公司。卫星公司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其规划了23秒的拍摄窗口。9月28日12时45分51秒,当“吉林一号”卫星飞越大字上空时,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修复后的完整标语。

10月11日,人民空军官方账号在相关视频下留言回应:“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向您致谢!” 长光卫星官方账号也于10月14日晒出了由“吉林一号”卫星记录的标语从破坏到修复全过程的对比图像。

与此同时,网友发现“新疆平头哥”在舆论发酵后删除了旧视频,并试图发布所谓的“修复”其他标语的视频来转移视线。有证据显示,其车辆颜色、型号及车轮碾压后土壤发白的细节与卫星图像中的破坏痕迹吻合。该账号已被平台禁言,有法律专家指出,破坏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共财产,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或将面临行政处罚与民事赔偿。

“吉林一号”卫星提供的多时相、高频次观测影像,为这次事件留下了完整的太空记录。这些影像客观展示了标语从完好到破损,再到被修复的全过程。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