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利·基辛格这个人啊,从小就经历了不少事。他1923年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家庭,那时候纳粹上台没几年,1938年全家逃到美国纽约。到了1943年,他入美国籍,加入军队,在二战欧洲战场干情报工作,审问过德国俘虏。战后进哈佛读书,1950年本科毕业,1952年硕士,1954年博士。他的论文讲19世纪欧洲外交平衡。50年代到60年代,他当学者,研究核战略和国际关系,写了本书叫《核武器与外交政策》。 1969年,尼克松找他当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3年升国务卿,一直干到1977年。在任上,他搞了不少外交大事,比如1971年秘密去北京,为中美关系打开门。1972年跟尼克松去中国,帮忙协调。1973年因为越南停火谈了诺贝尔和平奖,不过这奖闹出争议。他还推美苏缓和,在中东搞穿梭外交。卸任后,开咨询公司,继续混国际圈子,到晚年还活跃。 那位问问题的上将是美国陆军的高级军官,名字没公开。他在军中干了多年,管战略规划,对国际形势特别在意,尤其是亚洲那边。2023年2月6日,在加州西米谷的里根总统图书馆,办了个纪念里根诞辰112周年的活动。里根1911年2月6日出生,那天正好是周年。活动请了基辛格讲话,来的人有五百多,包括政客、学者和军人。 基辛格当时99岁,快100了,他讲了里根怎么用军事和外交对付冷战。演讲后,有问答环节,上将问中国崛起这么猛,美国怎么打败中国。基辛格没直接说军事招数,而是指出美国国内分裂,让国家没法凝聚力量应对挑战。他提了中东问题、俄乌事,还有人工智能威胁,但重点是美国内部争论谁是我们、主张啥,导致国内乱,国际也乱。基辛格说,美国现在没法在内部形成对付挑战的力量。这话不是躲问题,而是戳中要害。 美国社会凝聚力弱不是新事。从南北战争到民权运动,再到近些年身份政治,美国总有分裂。2019年人口普查显示,非拉美裔白人占60.1%,拉美裔18.5%,黑人13.4%,亚裔近6%。这些变化不光是数字,背后是文化、政治、社会利益的碰撞。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还围绕自由平等这些值。但现在身份政治搞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特殊,排斥别人,把国家弄得碎片化。基辛格看透这点,知道没凝聚力的国家啥仗都打不了。 中国这边,文明统一几千年没断。文化认同靠血脉、语言、历史传承,不靠肤色或宗教。多民族但没美国那种身份困惑。因为中华文明是融合型,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唐代胡人乐队,到现在普通话推广,都在化外为内。55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洛阳家家学胡乐,万里羌人尽汉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这些都体现多元一体。所以中国凝聚力强,越多样越团结。 中美比拼,看起来是硬实力,其实是社会组织力。美国像沙拉盘,各族群保持风味,热闹但一热就变味。中国像熬了五千年的汤,各民族融在一起。种族事件多,政党对立,大选闹得全球看热闹。这种裂痕,制度修不好。三权分立、选票多,也挡不住人心散的结构性问题。在博弈中,这才是关键。 基辛格讲话后,塔斯社2月7日报道,他强调中东、俄乌、人工智能,但最多说美国没法凝聚力量。他用温和话,说出残酷事实。美国自家事管不好,还想管别人。年轻人对制度信任崩了。2023年底,学生债总额超1.76万亿美金,平均每人3.8万。2024年初,多州校园示威,不是枪击或毒品,是学贷压得活不下去。教育部数据这么显示。年轻人不信选票能改命,不愿参军,不追美国梦。选择不婚不育不买房,甚至躺平对抗社会。 政府忙输出自由人权,但自家火烧眉毛。政坛两党互怼,像真人秀。一个说对方独裁,一个骂骗子。政治成娱乐,民主成秀场。州一级,德州推独立公投,说联邦干预就重定义主权。这像联邦解体苗头。想起苏联解体前,地方强中央弱,民族矛盾,经济乱套。2023年5月,美国债总额32.7万亿。总统上台先找钱还息,不是建东西。 基辛格警告不是老头感慨,是百年经验。国家不是团结体,是制度社会老化的集合。中国不喊战胜美国,只看谁组织人民力量好,谁走远。比不只GDP航母,还看社会自我修复、持续前进。美国还在吵,中国已出发。 事件后,基辛格继续外交。2023年5月27日过百岁生日,媒体报道健康和回顾。7月18到20日去北京,见李尚福、王毅,谈中美稳定。像重演1971年秘密访华。11月29日,在康涅狄格州肯特家去世,100岁。葬礼低调,家人朋友参加。遗产有中美正常化,还在讨论。美国社会问题没停,债和示威加剧分裂。2023年债31.46万亿,国会辩论上限。学生债1.67万亿,平均3.8万。年轻人信任低,延迟就业生活。2024年校园示威,抗议学费债。两党选举互指责,德州边界政策挑战联邦,法律纠纷。这些凸显基辛格结构性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