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等关税体系”,白宫最近亮出了一张“新牌”。听着是面向全世界,要对每个贸易伙伴“一视同仁”征收关税。 日本15%,韩国15%,印度25%,越南20%……这长长的名单,看着挺公平,可仔细一瞧,真正的“杀招”只对准了一个目标。 这就是那个高达40%的“反转运税”。它表面上针对所有“绕道”商品,可谁都知道,这刀,是冲着谁去的。 这事儿发生得也巧。中美双方才刚在日内瓦达成“关税休战”,休战期还延长了90天。 这新政一出,好不容易缓和的气氛,瞬间又紧张起来。白宫这步棋,说白了,就是想堵死中国所有出口路径。 这究竟是高明布局,还是又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网,撒向谁? 华盛顿这次可算是下了“大棋”,想用一张全球关税网,把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的关键位置给“卡死”。 他们甚至想逼着所有贸易伙伴,都站到美国这边,一起“围堵”中国。 那40%的“反转运税”尤其扎眼。别看说得天花乱坠,什么防止“绕道”,防止“洗白”,其实就一个目的。 彻底截断中国商品通过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借壳”进入美国市场的路子。 可这“法律围墙”,刚搭起来就露了底。想想越南的例子,美国当初怎么忽悠的? 又是施压切断中国供应链,又是承诺给半导体技术。结果呢? 越南人精明得很,真断了中国的钢材、化肥,自己制造业不就完了?至于美国的半导体技术,那玩意儿自己都“空心化”了,还能指望多少? 这不,越南直接给美国上了堂课:市场规律,可不是行政命令能轻易改变的。 关税反噬,痛在美国 华盛顿以为的“大棒”,没打到别人,却狠狠砸在了自己脚上。 今年3月,美国对中国商品一口气加征了145%的关税,本想直接截断中国对美出口。 结果呢?中国反击速度快、准、狠。直接瞄准美国农业州这个“软肋”。 美国牛肉、鸡肉提价15%,大豆、玉米加征10%关税,连带着15家美国企业也被封杀。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美国国内的“痛感”立刻显现。 芝加哥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两个小时内暴跌5.2%。多少农场主,一夜之间就面临破产。 股市也跟着恐慌暴跌,华尔街的精英们,估计这下笑不出来了。 政治上,特朗普也开始“腹背受敌”。共和党内部都有了异议,参议员哈奇公开呼吁收回总统的关税权。 哈奇甚至直言,这简直是“玩火自焚”。可见,关税战已经动摇了他的政治根基。 至于那些所谓的“盟友”,也没几个真正听话的。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和中国脱钩,成本谁来付? 巴西等南美国家,反倒因为中国订单转移,赚得盆满钵满。 越南这些东南亚国家,更是清楚得很,站队美国,代价太大。他们最终选择,还是得顾着自己的利益。 谈判桌外的“越界” 除了关税大棒,美国还玩起了“谈判桌外”的施压,把一些和贸易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硬要和中国挂钩。 在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时,华盛顿就抛出了两个奇葩要求。 一个是要中国停止从俄罗斯买能源,威胁说要是敢买,就对相关中国企业征收100%关税,甚至有共和党议员喊出500%。 另一个,是要求中国“严格管控”芬太尼原料,不听话就加征20%关税。 这哪里是谈贸易?分明是把自己的焦虑,硬塞给别人。 可这些“越界”的施压,非但没奏效,反而暴露了华盛顿的底气不足。 中国早就实现了能源进口多元化,对俄罗斯的依赖,根本不像美国想得那么严重。 至于芬太尼,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就明确指出,中国从2019年起,就对芬太尼实施了全球最严格的管控。 这些指责,简直是罔顾事实。 面对这些无理要求,中方一直保持着战略定力。 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反复强调,中美贸易现状是市场规律和经济互补的结果,责任不在中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话说得更直接:“沟通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威胁只会适得其反。” 当然,中国也不是没有反制手段。通过调整稀土配额,就能影响到特斯拉等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企业的供应链。 这显示,在关键领域,中国同样有能力“打疼”对手。 结语 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对等关税体系”,本想打造围堵中国的终极武器。 结果呢?它更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美国自身产业的“空心化”和全球影响力的衰退。 这场贸易战的走向清晰地告诉我们,在如今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里,单边主义的关税武器,真的不好用了。 想靠政治强压扭曲市场规律,比如非要否定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最终只会是一种自我消耗。 关税大棒,敲响的警钟是,大国之间,再也不能只凭谁的“拳头硬”来决定输赢了。 未来的竞争,拼的是谁能提供更稳定、更具性价比的合作方案。 中国通过一系列灵活的反制,成功化解了美国的直接打击。通过东南亚等渠道的转口贸易,也稳住了出口大盘。 事实再次证明,市场规律,终究会战胜政治操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