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又让了,美国又赚了。这一局,谁都看得明白,只有美国在台上收割掌声,日本却在台下埋单。 华盛顿的媒体发布声明,白宫一脸严肃地说“给予日本15%的互惠关税”,看似给足了面子,实际上最大的笑话就是这个“互惠”。日本和美国的贸易谈判,最后日本答应了美国开出的5500亿美元巨额投资清单,还要照单全收地买美国货——尤其是大米和汽车。 你说日本拿回了点啥?关税上的所谓松动,不过是美方手里的糖果罢了,谁还真以为是平等协商的结果? 说到底,美日之间从来就没什么真正的平等。要不是美国稳稳当当地驻着五万兵力在日本和琉球,日本打死也不会点头答应这点关税。 别忘了,美国二战后就没撤过军队,先是“占领军”,后来成了美日同盟条约下的“永久存在”。但说是同盟,谁都明白不过是戴了顶漂亮的帽子,实际上日本所有关键决策还得看美国脸色——军事也好,经济也罢。 美国终于松了口给15%的关税,日本还得开放那原本死守的大米市场,还要让美国汽车畅通无阻。为了这点小利,日本反倒像主动把家底给了美国。美国嘴上说着互惠,结果是日本拿自己的钱和市场给美方贴补。 更绝的在后头。白宫高调宣布,这5500亿美元投资,美国要“拿走90%的利润”。意思就是,日本投了大钱,最后能捞回来的不见得够付人工水电。外媒干脆都不装了,直白评论说,这就是“割地赔款”,甚至形容日本这次的让步,彻底像极了大清末年。 你说日本冤吗?可仔细一看,这还真不是日本第一次给美国送钱。之前汽车产业就砸大钱去美国建厂,还得收购美国钢企。现在再多掏5500亿美元,等于美国隔段时间就把“朋友”拉出来杀一遍熟悉的韭菜,名义叫合作,实际是变着法子收过路费。 美国这套操作,“虚空造牌”玩得炉火纯青:规定标准、开出清单,当盟友情谊是筹码,最后搭一张“互惠关税”的牌面,实际上收益全进了自己口袋。这事要真按好人标准摆台面,联邦调查局都得笑出声。 当然,日本不是被收割的唯一对象。美国手上这张“15%互惠关税”牌,欧盟、韩国一个没落下。和日本刚刚达成投资协议没多久,白宫就开始敲打欧洲:你们也开门,得给咱们6000亿美元的投资,汽车市场照样全部开放,产品还得按美国标准生产。 欧盟嘴上是美国的“朋友”,老底子也是一只田鸡,被美国一锅端。15%的表面关税,背后是整个汽车市场都给美国产品让路,标准全得跟着美国换。投资清单一落,欧洲各大家族企业心疼得捂胸口。 美国一看这招好使,觉得韩国也不需要特殊“待遇”。三板斧劈过去,韩国也得拿出3500亿美元。敲完日本敲欧洲,朝鲜半岛也得跟着大出血。美国嘴上公事公办,手下可谁都没给留情面。 美国在“对等关税”游戏里扮演裁判,也顺手做了收银员。盟友在一遍遍喊着自由贸易、公平合作的口号里,无非是变着花样补贴美国经济。一边是雷厉风行的苛刻条款,一边是合则用、不合就弃的高调胁迫。自由贸易?那是美国人专用的“美国优先”。 如果说日本和欧盟还能安慰自己几句“维护联盟、捍卫规则”,那韩国连幻想都不用做。美国这一招“虚空造牌”,说白了就是掏空了盟友的钱袋子,给自己补上财政窟窿。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和欧洲惯常在全球场合替美国呐喊助威,尤其是G7、北约会议上,总想着借力美国抬身价,现在回过头,发现自己变成了提款机,还不能说半句不。 美军在东亚的驻军,是所谓“前沿存在”的象征,却成了日本让步的背景板。美国人玩弄同盟体系的熟练程度,实在令人佩服。日本唯一能喊的口号就是“互惠”,喊给谁听呢?外人都明白,美国的霸道,反正不讲究脸面。 这场全球贸易的强制博弈,美国人主导剧本,盟友们心里明白“平等”二字只是台词。 美国的关税牌局,等于是自家主持斗地主,自己永远是地主。日本、欧盟、韩国表面风光,其实都变着法子被收割。美国这场牌局玩下去,最后谁买单,谁赚便宜,已经写在账本第一页。 这不就是现实世界的生意场吗?有实力的当家,自称公平;没实力的只能照单全收,吃亏还得喊好。 美国在台上独角戏还得演下去,盟友在一边边笑边流泪。历史走到今天,谁还在信什么“互惠”?只要美国还当老大,这场牌局就不会换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