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小区退休群差点掀了锅盖。导火索很简单——张姐2026年到点退休,有人说“早点退,早点拿钱花”,有人反驳“延后几年,每个月能多好几百呢”,一来一回,群里气氛比夏天的空调外机还热。问题是,这事真不能光凭感觉拍脑袋,因为2025到2039这批人,正好撞上“渐进式延迟退休”,选早点退、按时退还是延后退,得把养老金、生活成本、身体情况这三笔账算明白。 一、先搞清楚——2025-2039年到底怎么延? 这轮延迟退休政策是弹性可选的,意思就是不是一刀切,而是给你几个档位: 1. 提前退 只针对特殊群体,比如干特殊工种满年限、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普通人想选基本没戏。 2. 按时退 按原有法定退休年龄来办: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男60岁。 3. 延后退 分短延(3-6个月)、中延(1-2年)、长延(3年以上),延得越久,缴的社保越多,养老金基数也越高。 对大多数人来说,能选的就是按时退和延后退,咱们就重点扒这俩。 二、按时退,适合谁? 📌 适合人群: - 身体一般,工作已经吃力的; - 退休后有事做,比如帮忙带娃、兼职、开个小店; - 社保缴够30年,继续缴提升不大。 📊 算笔账: 以男60岁的王哥为例(2025年退休,缴费30年,缴费基数8000元,当地社平工资9000元): - 基础养老金 = (9000+8000) ÷ 2 × 30 × 1% ≈ 255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8000 × 8% × 12 × 30 ÷ 139 ≈ 1650元 - 每月合计 ≈ 4200元 王哥如果60岁按时退,到65岁这5年间能拿到:4200 × 12 × 5 = 25.2万。 好处是“马上有钱”,缺点是基数固定,涨幅只跟国家每年普调走。 三、延后退,适合谁? 📌 适合人群: - 身体倍儿棒,工作还能继续干; - 缴费年限不足20年,需要补足; - 技术岗、管理岗,工资比养老金高。 📊 如果王哥延后1年(61岁退): - 缴费31年,基础养老金 ≈ 2635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1730元 - 每月合计 ≈ 4365元,比按时退多165元/月 📊 如果延后3年(63岁退): - 缴费33年,基础养老金 ≈ 2805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1890元 - 每月合计 ≈ 4695元,比按时退多495元/月 重点来了:延后3年退,到65岁只拿两年养老金:4695 × 12 × 2 = 11.27万 但你多干了3年活,假设每年工资5万,工资+养老金= 15万+11.27万= 26.27万,比按时退还多1万多。 四、“早拿”还是“多拿”? 直接上表(以60-65岁总收入算): | 方案 | 养老金总额 | 工资收入 | 总收益 | 每月养老金基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