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两架军机在南海坠毁的新闻大家都看了吗?相信很多小伙伴第一反应就是:老美这玩的是啥沙雕剧本。不到一小时里,一架直升机,一架战斗机先后噗通噗通的掉进南海。这概率也太离谱了吧?但我要说的是这看似离谱,却在意料之外, 又这情理之中。 这怎么说? 咱今天就从掉的这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开始,扒一扒它为什么会掉得“合情合理”。 “超级大黄蜂”算是美国海军的绝对主力了,航母上哪儿哪儿都是它。但它已经服役几十年,也该退休并轮到F35C来接班了。但 F35C 那玩意儿,纯纯的“少爷机”,金贵 娇气 维护成本高得离谱,部署速度慢得像便秘。 这新来的指望不上,那苦活累活谁干? 还不是得大黄蜂!结果就是被迫“超期服役”,机体寿命被往死里压榨。 眼瞅着这“主力战马”马上就要“猝死”在岗位上了,这还打个屁啊?当然美国海军也不傻,知道这样下去也不行啊。于是前几年赶紧搞了个“超级大黄蜂战备恢复计划”(SRRP),砸了几十亿美金,目标是把大黄蜂那常年只有55%左右的战备率拉回到 80%。”嗯,你没看错老美航母上的大黄蜂战机日常一半左右都是趴窝的! 但你猜结果怎么着? 根据美国政府问责署GAO的报告,砸完一大笔钱后,至2023年大黄蜂的战备率,依然停留在一半左右,没任何变化。 那另一半能飞的,是怎么飞起来的? 这就要引出美海军内部现在最恶心的一个词了“Cannibalization”,也就是同类相食。 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由于零部件严重短缺,地勤要想让一架大黄蜂飞起来,就必须从旁边另一架大黄蜂身上拆零件。 今天拆个起落架,明天拆个雷达模块。 拆到最后,航母上全是“僵尸飞机”,地勤的维修工时翻倍的涨。 这是飞机的问题。你再看飞这架飞机的平台“尼米兹”号航母是什么时候服役的? 1975年!妥妥的一艘“海上博物馆”,按照设计寿命而言早就该进船厂躺平了。 结果呢? 它还在南海耀武扬威。 你指望一艘 50 岁的古董船,用着嘎吱作响的蒸汽弹射器,去弹射那些靠“拆东墙补西墙”才凑起来的“僵尸战机” 它不出事,那才是天理难容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 比硬件更麻烦的是“人”的问题。 现在美国海军最缺的不是什么新兵蛋子,而是经验丰富的,E5到E7级别的高阶维修士官。 你想啊,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干了十几年,一身的维修绝活。 你是愿意在洛马,波音的空调房里,拿着几十万美金的年薪,当个高级顾问; 还是愿意在这艘1975年的“海上博物馆”里,忍受9个月的漫长部署,拿着低好几倍的工资,去伺候那堆“僵尸飞机”? 正常人都知道怎么选了。 这下老兵全跑了,留下一堆新手,对着天书一样的维修手册和一堆老化的零件来修.修完了发现,哎咋多出了两颗螺丝了? 所以你看,这大黄蜂跌落大海是早晚的事。 那最后一个问题来了: 既然美国海军知道自己已经烂到了根儿,为什么还要硬着头皮,开着这艘“古董船”和“僵尸机队”,不远万里跑到南海来作死? 答案更讽刺: 因为他们“不得不来”。 现在的美军,纯纯是被自己的全球霸权给“架”在火上烤。 你看它的战线: 欧洲,要盯着俄罗斯,给乌克兰输血。 中东,“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在红海被胡塞武装的拖鞋军撵着跑,几个月不敢靠岸。 亚太,更是重中之重,要遏制中国。 三条战线,全是“最高优先级”。 资源被极度摊薄,用在“尼米兹”号上的维护预算和人力,早就被中东和欧洲给挤压了。 但这还不算最离谱的。 更离谱的是什么?是“贷款上班”。 这事儿咱前几集就提过:美国政府一停摆,美国海军官网转头就鼓励士兵去搞贷款上班! 当时一说这事,好多小伙伴都不信,毕竟 全球霸主的军队,怎么可能沦落到要靠贷款发军饷了?你看啊,大伙儿之所以不敢信,纯纯就是因为现在的美军,和咱们印象里那个形象落差太大了! 这事最后是怎么解决的?靠一个叫蒂莫西·梅隆的超级富豪,一个特朗普的支持者,自掏包捐了1.3亿美元。本来这名富豪还想匿名捐款的,不料在10月25号当天就被媒体将名字扒了出来,五角大楼也只能出来“确认并接受”了这笔钱,把缺军饷的窟窿暂时堵上! 一个国家的军队,沦落到靠“土豪刷火箭”来发工资,这不比尼米兹掉飞机更魔幻吗? 你看看这乱的,家里关着门,军队等着富豪救济,外面还想着三线作战,这压力也妥妥的大吧? 但它敢不来南海吗? 它不敢。 它要是不来,菲律宾、日本这些盟友怎么看?“大哥你是不是不行了?” 所以,美国海军现在是打肿脸充胖子。 它明知道“尼米兹”号就是个移动的“海上博物馆”,也必须把它开到南海来秀肌肉,维持自己那个摇摇欲坠的霸权门面。 这已经不是战略威慑了,这更像是战略自残。 咱们甚至都不用动手。 它自己飞着飞着就在咱们诧异的眼光中,“自由落体”。 而这一掉,掉的哪子是两架飞机啊? 这掉的是美国海军最后那点“遮羞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