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读到前裁判格拉齐亚诺·切萨里在《米兰体育报》上的一段采访,他说的一些话,让我想起不少老早以前的事。切萨里现在是Mediaset电视台的视频分析员,算是同行了,但他聊起球员的部分,才真有点意思。他说他几乎想不起来齐达内、菲戈、巴乔、范巴斯滕还有马拉多纳这些人的声音。 这句“想不起来声音”说得真妙,倒不是说这些巨星在场上是哑巴,而是他们根本不屑于把精力浪费在和裁判的无谓争吵上。切萨里说,伟大球员最多就是给你一个眼神。这我就太有印象了。现在的比赛,一个判罚能引来半支球队围着裁判,吵得不可开交。可那个年代,马拉多纳或者巴乔那种级别的人,有时候一个不解的、失望的眼神,比任何语言都让裁判感到压力。那是一种无声的权威,现在的球员身上,这种气质不多见了。 切萨里还提到了VAR,他说要是他那个年代有这东西,他会“感激不尽”。这话听着挺实在的。我们这些旁观者,总喜欢怀念过去那种没有技术干预的“纯粹足球”,觉得误判也是比赛魅力的一部分。可对于场上那个要为零点几秒内的判断负责的人来说,VAR就是个救生圈。他那时候场上就三个人,一个主裁两个助理,现在场内场外加起来算是一个团队了。这种对比,大概只有亲身经历过那种孤立无援处境的人,才体会得到。 不过,他也点出了现在的问题,裁判是不是有点过于依赖视频回放了?几乎没人敢在镜头前坚持自己的第一判断。他说真正的受益者,会是伴随VAR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裁判,比如祖费利、马塞纳罗这些人。我对此倒是有一些疑虑。技术能辅助他们做出更准确的判罚,但能培养出切萨里所说的“勇气、个性和适度的自恋”吗?当权威可以被技术轻易推翻时,要建立个人权威就更难了。勇气这东西,可不是机器能给的。 聊到怎么改进足球,切萨里的想法也挺有意思。他对“应需挑战VAR”很感兴趣,这确实能让教练和球队也参与到判罚中来,分担一些责任。他还主张引入篮球那样的净比赛时间。这点我举双手赞成。有些比赛的实际进行时间连45分钟都不到,大量时间被拖延战术消耗掉,这对买票进场的球迷来说,简直就是欺诈。 整篇采访看下来,最有分量的还是开头那句关于声音的记忆。从范巴斯滕到马拉多纳,他们的伟大不仅在于球技,还在于那种专注于比赛本身的姿态。他们用进球而不是抱怨来回应争议。如今的足球世界,充斥着各种声音:球员的抱怨、教练的抗议、VAR操作室的指令、社交媒体上的喧嚣。切萨里的回忆,像是在提醒我们,这项运动曾经有过一段更安静、也更依靠内心权威的时期。技术带来了公平,但也可能让足球失去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硬朗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