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一整年兜兜转转,整个球队的操盘就跟很多球迷天天做梦“换来铁血大闸”似的,结果还真让他们等来了结果,但这结果,你要说是惊喜,多少又带点小丧。 芬尼·史密斯这家伙,先是来了让一众人惊呼“湖人终于有防守狠角色了”,转眼又被操作掉,留下无数人心头一个问号:哎,说好的攻防全能,刚适应这环境,咋就一脚踹走了? 球队高层是真的不心疼吗?是不是换来个大漏? 别急,这事儿啊,得慢慢掰开说。 你看,芬尼要是用数据说话,还真不赖。 进攻端的真实进攻正负值——2.0,这个啥概念? 全队第五名! 除了东契奇、詹姆斯这些大佬,就属他最能打。 一时间,有没有湖蜜在心里拍了个手:嗯,稳! 但别光看进攻,人家防守也不拉胯,防守真实正负值0.6,队里排第三。 仔细咂摸咂摸,就搞明白这意义了吧——湖人本来就进攻跌跌撞撞,防守就更是一地鸡毛。 一帮子人,要不是八村塁横向慢到让人着急,就是范德比尔特身子骨忒单薄,壮汉一撞就弹飞。 你说詹姆斯嘛,人家毕竟年纪大了,谁还不是30+,甚至都40关口。 再加上文森特、范德比尔特都伤的伤、缺的缺,这球队防守资源贫得像荒漠。 关键来了,芬尼这人灵活、抗揍,碰到字母哥、西亚卡姆这种凶猛型锋线,都不带虚的,照上就是领防。 等到打掘金碰约基奇,打尼克斯对唐斯,这种摇摆到内线的高强度擂台,他也咬着牙顶一顶。 什么叫攻防多面手? 人家就是模板了。 不过,数据也不会骗人,Finney的覆盖率再高,还是跟联盟顶级——比如阿奴诺比、布里奇斯比起来,有点距离。 但话说回来,如今湖人的家底,就这几根防守稻草,来了个多点能耐的,还挑三拣四? 再说三分球。 范德比尔特是啥水平,熟悉的朋友们都懂,进攻端就是“空气墙”,球队时常陷入“4打5”的禁区尴尬,被大空位晾在外头干看。 芬尼不一样,兄弟! NBA生涯600场里三分率36.4%,湖人期间甚至能蹦跶到39.8%。 而且这三分虽然不是库里那种见缝插针的带球投,但人家空位、无球跑动,总能找到投篮节奏,机会一来,手起刀落,进了! 说白了,不站在那等对手“无视”,有威慑力。 进攻端的存在感,绝对比同时期其他防守型球员高出一截。 这么一道攻防双保险的棋子,湖人就这么扔掉,真不心疼? 说实话,某种程度还是舍不得的。 这就像你家终于攒钱买了高配手机,刚用几天,家里人非说不如用那块经济适用的旧板砖,能不堵心吗? 可现实是,湖人管理层还真没给“情感账户”充值。 自由市场一开,佩林卡速度快到飞起,立马掏出2年1200万,把杰克·拉拉维亚这“小狼崽”捞回自个儿窝。 这一下,湖人粉丝又开始琢磨:拉拉维亚到底是不是芬尼的PLUS还是鸡肋? 别急,这可不是空气流新闻,咱数据抠细一点。 先看身板,拉拉维亚203公分高,106公斤,妥妥的“钢铁青壮年”。 芬尼201公分、99公斤。 别看差不了多少,场地拉开了,对上塔图姆、伦纳德这类剽悍大翅膀,块头够用才敢怼脸。 再讲位置灵活性。 578场比赛摆出来,芬尼47%打三号,48%打四号。 拉拉维亚43%小前锋、47%大前锋,典型锋线摇摆人。 你说是能扛能跑、还是楞头青,自己心里有数。 攻防转换呢? 进攻端拉拉维亚三分占比50.2%,命中率37.1%。 和芬尼一比较,除了三分出手量不及后者,效率倒是真不差。 毕竟这两人说白了,都是靠外线吃饭的,拉拉维亚身板更厚点,还年轻不少,潜能不小。 至于防守? 生涯才136场比赛,防守正负值0.3,比芬尼0.1还要给点面子。 虽然样本有限,但换个说法,20来岁的年轻人,有体力、有动力,谁说不可能跃过“师傅”? 拉拉维亚如果经验慢慢撸起来,谁敢断言踢不出个新骚活? 况且,看看那合同,拉拉维亚2年1200万,芬尼4年5300万,这谁精打细算,立判高下。 换句话说,湖人还真是买了台“性价比机王”,薪水轻,年头短,随时能加注能换牌。 满足管理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老算盘。 别的小道消息也不新鲜,NBA中国官网都说了,这波签约算是被低估的五大操作之一。 说个笑话,有人说湖人在赌“未来的芬尼”,现在花小钱,不用被死合同绑死,左右有后路,赢了稳赚,输了砸锅也不丢大人。 对啦,这也是现在联盟流行的逆向思维:“谁还没个追求空间的钱袋子?” 不过话说回来,人都是情感动物,芬尼那种丰富湖人防守体系的能力,那是一上来就能替出来的吗? 真要刚开赛,拉拉维亚被对手冲得直喘粗气,球迷们怕是又该嚷嚷:还乡有点遥远! 可别小看新鲜血液的成长速度。 当初里夫斯来的时候,谁会把他当成防守盾牌? 结果呢,熬过菜鸟期才发现,平平无奇也能翻身做大事。 只要给拉拉维亚点时间,经验什么的不是问题。 老说一点,防守不是纯靠天赋,琢磨透了、磨合久一点,不怕无用武之地。 湖人的这批操作,你要说亏,更像是哪个段子手说的:“花不到一半的钱,追一半的风险,博点全新的希望。” 换句话讲,球队空间题,操作弹性大,就是为了遭遇意外也有救急办法,那才叫现代篮球“留后手”。 芬尼如果在火箭能打出身价,拉拉维亚就不能? 别逗了,现在联盟多元球风讲究的一是轮换厚度、攻防转化,二是板凳席的成长空间。 还是那句话,你用心琢磨琢磨湖人这一步。 不是单纯为了这一块“临时创可贴”,更像是给球队未来加了个保险门。 等季后赛拼夜长征,后场资源紧张到脱层皮,你敢保证不会用上这个“潜力板”? 湖人历年大操作,太多见过起高楼塌得快。 唯有现在懂得慢点来,别被大合同套牢,学会留一手,这叫进步。 球迷一片人情味儿,球队还有理智得像AI。 芬尼虽然不是当年绿军那种冠军拼图的狠人,但对湖人攻防两端的补充意义,不是一句“有点可惜”能带过的。 小算盘也没错,没人真为球员扭曲未来,长痛不如短痛,更新换代全看成长成果。 咱们拭目以待,打下去谁强谁弱用腿说话,用命挣分。 你说湖人这桩操作到底划算不划算? 完美不敢说,精明绝对有。 毕竟,篮坛江湖远的不止一个“下任芬尼”等着露脸。 各位,湖人的新动作你怎么看? 是大胆创新还是莫名遗憾? 你觉得拉拉维亚能不能补上芬尼的空缺? 弹幕走起,评论区见分晓!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