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印度的武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万国造”。像上个世纪的英国“吸血鬼”喷气机、苏联米格-21、法国幻影-2000,还有1元购的俄罗斯航母,再到现在的法国阵风、俄罗斯苏-57、美国MQ-9B无人机、德国潜艇,全都是国际大牌。 除此之外,印度的军费也是连年猛增,据统计,印度2025年的国防预算已经拉到了6.81万亿卢比,约合787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五。 可以说,在买武器这一块,印度的确很像是一个巨有实力的国际大土豪。那么问题来了,印度军队为啥这么有钱呢?难道印度经济已经实现了高速发展? 印军的“土豪”人设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印军的土豪形象就是印度给自己立的一个人设,他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印度不差钱,你只管造就完事了。 然而等你赶出了一大笔订单,他们又只会买一丢丢,而且事后还得按大客户的折扣价来买入。 就比如说法国阵风,早在2012年,印度就对外放出消息,称计划和法国的达索公司签署一份126架阵风战斗机的采购协议,同时还想让法国降价促销。 但等到后续,印度就是一直找理由拖延,截止到2025年总共才买了36架,还传出了不少腐败丑闻。 实际上,这种“充大款”的行为不只是在军事上,在民用领域也时有发生。比如比亚迪的新能源巴士订单,印度一开口就是要1000辆,结果到最后就买了几辆样品。 当然了,比亚迪也知道这其中的套路,所以交易的时候都是要求先买单再发货。 印军的扎心真相 虽然说印度在买东西的时候喜欢耍点小聪明,但他们也的确是满世界地“买买买”,经常采购别国的尖端武器装备。 不过呢,这番操作并不是证明印军有钱,相反,这恰好在证实印度自身的武器装备生产极其拉胯。 一个“阿琼”坦克研发37年,目标是取代苏式T-72完全自立,结果预算超支了20倍,吨位超标,操作复杂,零件还一堆毛病,最后又只能出高价买俄罗斯的T-90。 “光辉”战机年产8架,单价贵过美国货,而且坠毁率居高不下,甚至连自家军队用了都嫌弃。所以印军也只能全球扫货,就连最普通的步枪,都得从俄罗斯进口。 更扎心的是,占印度的军费最大头的并不是这些外国高档货,而是军人的工资和退伍养老金。在这6万多亿卢比中,有1.9万亿卢比是给现役军人的工资,1.4万亿卢比则是用在了退伍军人的养老。 这两笔钱加在一块,就赶上了预算的一半,真正用在科研和买武器的钱,实则不到三分之一。 印度的军费从何而来? 军事预算不够怎么办?那当然只能从其他领域来凑了。 印度是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但同时也是一个饥饿大国。根据2022年的《全球饥饿报告》显示,印度全国1.6亿人正在忍受挨饿,19.3%的儿童营养不良,其饥饿指数甚至比朝鲜还低。 不过同时,印度又将大量粮食卖到国外,以此赚取外汇。而这其中的大部分资金,其实就是用在了购买武器装备上。 还有搜刮养老金,印度政府每个月都会给一部分贫困的老人拨发200卢比的养老金,约合16.5元。然而就是这点钱,印度政府还要拖欠。 实际上,即便印度给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最低生活标准的养老金,也不过占国民总收入的2.5%,但政府就是发不出,反手就拉回来上亿的阵风战机、S-400防空系统。 要是预算还不够怎么办?那就满世界贷款借钱。 当然了,这种“穷鬼式帝国主义”的代价也不小。国民三天饿九顿不说,自身的军工系统也陷入了差—买—差的恶性循环,同时严重拖垮了国内的建设,塌桥塌路早已是屡见不鲜。 那么,你觉得印度在未来会改变这种局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