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盛夏的欧洲乘坐公共交通时,是这样的,捂住口鼻。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欧美人的空调总开得像是在节能。那冷气飘出来其实一点都不凉快,反而像是从地狱里吹来的热风。你试图呼吸,却被一股浓重的味道狠狠击中——那种令人窒息的狐臭味,好像空气中都弥漫着水煮牛肉的味道,难闻得让人怀疑是不是被放进了一个调香剂的实验室里。 我也开始理解为什么欧美人大多喜欢喷香水。他们的身体仿佛天生带味,或者说是天生希望自己身上没有怪味。香水,成了他们隐藏体味的万能工具——但问题是,这香水不是普通的香气,反而一股刺鼻的浓香扑面而来,跟那股难以言喻的体臭碰撞到一起,形成了一种怪异的味觉错乱。你会觉得自己在一场香水与体味的混战中败下阵来。 它们早上或许会洗澡,包裹着香皂、香水,整天走在阳光下,乐呵呵的——可夜里?你难以想象,他们竟然不用洗澡。就像是某种礼仪,洗一次就够了。隔天继续腌制,让体味慢慢沉淀,仿佛用腌菜的心思腌出一股欧洲味。可是他们为什么晚上不洗澡?难不成是怕洗完澡变得没香味?还是偷偷抱怨这满身的味儿不是高级货?我至今搞不懂。 这和前几天在电梯里遇到的大妈形成了奇妙的呼应:黑皮肤的、白皮肤的,臭味何其相似!汗臭、尿臭、体臭,也许还有冰凉臭和香臭。那味儿,令人窒息。你只能捂着口鼻,不敢多看,怕被拍个视频传网上扭曲真相。你想反抗一下,但看到隔壁的那人也在努力忍耐,不由觉得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体味。 难怪有个杂志说,在白皮肤面前捏鼻子会被误解成歧视。反正我自己倒是觉得,知道他们会扮眯眯眼,然后我们就可以用捏鼻子来反击了。你看,怪不得他们鼻子那么高,都是捏出来的——跟人种进化其实有关系。捏鼻子,是个防御技能,挺实用。 你刚出社会,刚入行,遇到一些国际客户,啊,那真是香气之战。第一次见到香港来的那帮女士,各个身上都香得要命,香水、脂粉、混杂在一起,简直就是香气的灾难。他们进会场的时候,只能用手护住鼻子,得快点完事,否则那味道会直冲脑门——一股刺鼻的香料气让人头晕目眩。尤其夹杂着汗味,和那一股我很贵你要懂得欣赏的味道。 中国人,大多吃素,吃得清淡,很少有那种浓烈的气味——你可以说这是自然基因。特别是像我们那群爱吃肉爱吃辣的,味道都比较重,但跟他们那种炸天的香味比起来,简直温和许多。日本人也很懂得轻巧,他们身上的气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像打仗,要站到逆风那里——你躲过了敌人的气味袭击,还能看得清楚敌人在哪。 可你如果他们晚上洗了澡,第二天早上……估计还得洗第二次!否则身体的味道重得能当武器。真的,阿三——印度人,是我遇到过狐臭问题最难忍受的族群。那味真是霸占空气,狐臭加上各种香水,那浓度,堪比喷火龙。他们那一泵香水,估计用半瓶,也难怪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香水那么高级。我们中国人才算是真正的白种人,身上的味道比西方科技更先进,纯粹、清新——或许这是我们祖先的基因在起作用。 最后想想,这一切是不是都暗示着:我们其实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欧美人带着他们的香水武器,试图掩盖那天生的体味。而我们,只需要一股清香,便能让人感受到一份自然的坦率。也有人说,这是一场文化的味道——但我更觉得,这是现代人在不同味觉偏好下的生存之道。 盛夏欧洲的公交,无非是一场关于味道的大秀。而我们,或许只需要少一点捂鼻,多点观察,才能真正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背后那份忍耐与无奈。毕竟,香味、味道,不只是身体的,也是心灵的,哪一样,才是真的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