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高温下重庆人抗暑有多硬核?火锅照煮、街边打麻将!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43℃高温下重庆人抗暑有多硬核?火锅照煮、街边打麻将!

发布日期:2025-08-12 18:56 点击次数:167

四十多度的热浪在重庆街头翻滚,柏油马路冒着热气,鸡蛋打上去"滋啦"一声三分钟就能变成煎蛋。这种能把北方人热哭的天气,重庆人早就习以为常。解放碑附近火锅店里人声鼎沸,红油锅底"咕嘟咕嘟"冒着泡,食客们大汗淋漓却吃得津津有味。有个光头大哥边擦汗边往锅里下毛肚:"热?不存在的!重庆人吃火锅从来不看天气预报。"

凌晨五点的菜市场已经热闹非凡。陈嬢嬢背着竹编背篓,蒲扇摇得飞起,额头上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五块?四块五!藤藤菜要是不新鲜我啷个给娃儿煮小面嘛!"她跟菜贩讨价还价的声音中气十足。旁边卖冰粉的老王插嘴:"陈嬢嬢,你都热成这样了还这么生龙活虎?""哎哟,热归热嘛,日子总要过起走撒!"陈嬢嬢抹了把汗,拎着刚砍价成功的青菜又钻进另一个摊位。

中午十二点的解放碑简直是火焰山。穿着背心短裤的刘哥蹲在马路边,端着一碗冰粉吃得正欢。火锅店的空调外机呼呼往外喷热浪,店里却是座无虚席。"外面四十度,里面火锅一百度,加起来一百四十度,这叫以毒攻毒!"刘哥跟同伴开着玩笑,额头上的汗珠滴进冰粉里也毫不在意。

傍晚七点的小区院子里,几位大爷已经支起了麻将桌。光着膀子的张爷爷摸到一张好牌,兴奋地把蒲扇往桌上一摔:"杠上开花!这点温度算啥子嘛,1988年那会儿四十六度,我还在工地上挑水泥哩!"旁边的李大爷接茬:"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喊热,我们那时候连风扇都没得,还不是照样活!"

轻轨三号线的车厢像个移动的桑拿房。乘客们一个个汗流浃背,却都心照不宣地掌握着"到站冲空调"的秘密战术。每到一个站,总有几个身手矫健的大爷大妈箭步冲向站台,站在空调出风口尽情享受短暂的清凉。"上车像进火炉,下车如入冰窟,这叫重庆式冰火两重天。"经常坐这趟线的王阿姨总结得很精辟。

傍晚的嘉陵江边早就坐满了前来纳凉的人。有的人带着小马扎,有的干脆坐在石阶上。冰啤酒、卤鸡爪、凉拌黄瓜摆了一地。晚风拂过江面,带着几分凉意。几个老大爷摇头晃脑地哼着川剧,隔壁桌的几个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聊着昨晚的球赛。江对岸的霓虹灯渐渐亮起,整个场景活像一幅重庆版的《清明上河图》。

网上有人调侃说重庆人血管里流的不是血,是冰粉和火锅油。这话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重庆这座山城,三面环山,长江和嘉陵江在这里交汇,潮湿的空气加上高温,造就了全国闻名的"火炉"天气。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重庆人硬是把日子过出了"滚烫"的滋味。

卖凉虾的小摊前总是排着长队。"来碗凉虾,多加冰!"成了这段时间最常听见的话。老板娘手脚麻利地舀着凉虾,头上的电风扇转得嗡嗡响。"这几天生意好得很,一天能卖两百多碗。"她说这话时笑容满面,完全看不出是在四十多度的天气里站了一整天。

超市的冰柜前永远挤满了人。一个小朋友拽着妈妈的衣角:"妈,我要吃冰淇淋!""吃嘛吃嘛,这么热的天,就当是降温费了。"妈妈一边说一边往购物车里又扔了两盒雪糕。收银台前,大家购物车里都不约而同地塞满了各种冷饮和速冻食品。

商场里的按摩椅上总是坐满了人。"不是我想按摩,主要是这里有空调啊!"一位正享受着按摩服务的大叔道出了实情。电影院、图书馆这些有空调的公共场所,最近人气都特别旺,有人开玩笑说重庆现在最火的社交场所就是各大商场。

建筑工地上,工人们依然在坚持作业。李师傅戴着安全帽,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这么热还干活?不干嘛,我们重庆人抗热得很!"他接过工友递来的藿香正气水,一口气喝完又继续干活。工地负责人说他们调整了作息时间,避开最热的中午时段,还准备了充足的防暑药品。

高温下的重庆人似乎总能在苦难中找到乐趣。有人说这是因为重庆人骨子里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也有人说这是长期与高温斗争练就的特殊本领。不管怎么说,在这座火炉城市里,生活就像那翻滚的火锅一样,越煮越有味道。

夜市上的烧烤摊冒着阵阵香气。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冰啤酒一杯接一杯。"重庆的热天就像这烧烤,看着吓人,吃起来才够味!"其中一个小伙子说着举起酒杯,冰块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周围的人纷纷应和,欢笑声在热浪中显得格外响亮。

医院的急诊室里,中暑的病人比平时多了不少。"每年这时候都这样,我们早就习惯了。"一位护士边给病人输液边说。医院特地开设了避暑区,还准备了免费的凉茶。"看到没,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啊!"一位正在喝凉茶的大爷竖起大拇指。

长江索道的车厢里挤满了游客。来自广州的小王擦着汗说:"我以为广州就够热了,没想到重庆更厉害!""那可不,我们这里是'火炉'中的'火炉'!"旁边的本地大姐骄傲地说,好像这不是在说天气,而是在夸家乡的特产。

高温下的重庆街头,总能看到背着保温箱的外卖骑手穿梭往来。"这种天送外卖要多赚不少吧?""赚是能多赚点,但这份辛苦钱不容易啊!"骑手小张说着拧开随身携带的大水壶灌了几口水。他的手机不时响起新订单的提示音,提醒他又要奔赴下一个"火炉战场"。

重庆的热,就像这里的火锅一样,浓烈而持久。但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重庆人用他们的乐观与坚韧,把每一天都过得热气腾腾。晚上十点,整座城市依然灯火通明,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乘凉的人。一个卖西瓜的大爷扯着嗓子吆喝:"西瓜咧,不甜不要钱!"旁边下象棋的老伯接话:"老李,这么热的天,你就是卖苦瓜都有人买来降温哦!"周围爆发出一阵笑声,在热浪中显得格外有感染力。

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一定联系我们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