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所有人做好准备,不出意外的话,大A将要迎来“大变盘”了?
  • 意昂体育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A股:所有人做好准备,不出意外的话,大A将要迎来“大变盘”了?

发布日期:2025-08-19 07:02 点击次数:56

最近总有人说,存款搬家进股市是本轮行情的主因,这话对,但也不全对。

7 月那组数据确实扎眼 —— 居民存款少了 1.1 万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多了 2.14 万亿元,一进一出差了 3 万多亿。

可要是光看这个就觉得 “钱来了就涨”,那也太浅了。

我想,这里面藏着两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其一、这笔钱不是 “一拥而上” 的。

老股民该记得,2015 年这波行情里,居民储蓄搬家,银行网点天天有人取现金往股市冲,那时的资金多是散户拿着本金硬上。

但这次不一样,7 月新开户 196 万户里,虽然个人占了 99.5%,可两融余额突破 2 万亿创十年新高,说明杠杆资金占比在提升。

这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资金更 “敢玩”,但也更依赖市场情绪,一旦风吹草动,波动可能比想象中大。

其二、资金性质在变。

以前存款搬家,多是活期存款临时 “串门”,赚点快钱就跑。

但这次不一样,有 4.6 万亿 “超额储蓄” 明后年到期,这些钱是 2022 年前后理财产品跌的时候躲进存款的,本身就带着 “逐利” 基因。

现在银行定存利率比那时降了不少,2 年期实际利率从 2.5% 掉到 2% 以下,这些钱出来后,大概率不会再回存款,而是往理财、基金、股票里钻。

这可不是短期炒作资金,而是带着 “长期配置” 的意思来的。

重点来了,这种资金结构的变化,可能让 “大变盘” 的方向和节奏都和过去不一样。

以前是散户推着指数疯跑,现在是杠杆资金和长期配置资金 “搭台”,这台戏可能更稳,但也更容易因为预期差出现突然的节奏切换。

市场涨得欢,总有人问 “到底炒的啥”。

有人说科技股,液冷、芯片、机器人确实猛;

有人说金融股,券商连着涨停。

但我想说,这些只是表面,真正的 “大变盘” 底气,藏在产业周期里。

就拿液冷来说,不是炒概念那么简单。

英伟达 GB300 芯片功耗 1400W,风冷扛不住了,液冷成了刚需。

2024 年全球液冷市场 500 亿,中国占 35%,明年预计超 2000 亿,这是实打实的需求爆发。

英维克 7 月涨 35%,8 月再涨 56%,不是瞎炒,是业绩预期在推着走 —— 订单排到明年,三季度财报大概率好看。

再说机器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得热闹,拓普集团、中大力德被资金追,背后是特斯拉 Optimus 供应链开始落地。

智元、优必选签了亿元级订单,PEEK 材料需求一下子起来了,中欣氟材 5 天 4 个涨停,这不是偶然,是产业从 “实验室” 走到 “生产线” 的信号。

要说,这些产业热度不是孤立的。

液冷离不开高端制造,机器人需要精密仪器,芯片依赖材料创新,这些都是 “硬科技” 的范畴。

国家这几年砸钱在这些领域,现在开始看到回头钱了 —— 北方华创的订单排到 2026 年一季度,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常年 90% 以上。

产业赚钱了,股市才能真的 “硬气”。

对比前几年炒消费、炒地产,现在的主线明显更 “实”。

消费股涨多了怕需求跟不上,地产股涨多了怕政策收紧,但科技制造股不一样,订单在手里,产能在扩张,业绩有支撑,这种热度才能撑得住 “大变盘” 的底气。

现在打开炒股软件,到处是晒收益的,有人今年赚 200%,有人炒股以来赚 180%,连 “金融百草枯” 王小雨都赚了 3 万开直播,看着是一片狂热。

但我想提醒一句,情绪里藏着分化,这可能是 “大变盘” 的关键信号。

先说散户和机构的差异。

散户情绪确实高,新开户数环比涨 19%,杠杆加得猛,眼里都是 “3700 点不算啥,3800 点在招手”。

但机构呢?

看南向资金就知道,周五净买入 358 亿港元创纪录,今年累计快 1 万亿了,比去年全年还多。

这说明机构在 “两边下注”,既买 A 股的热闹,也没放过港股的便宜货,并不像散户那样一门心思往前冲。

再看板块情绪。

券商股爆发,长城证券 3 连板,东方财富快涨停,大家喊着 “牛市旗手来了”;

可银行股却跌成狗,中国银行、民生银行跌超 2%。

这种 “冰火两重天” 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这次特别明显 —— 资金宁愿追高券商,也不碰低估值银行,说明市场更认 “弹性”,不认 “安全”。

这种偏好一旦到了极致,很可能突然反转。

还有个细节,A 股和港股的情绪也不同步。

A 股沪指快 3700 了,创业板创阶段新高;

港股恒生指数还跌 1%。

有网友说 “4 月从 A 股跑去炒港股,现在气到内伤”,这背后是资金对 “确定性” 的追逐 ——A 股有政策托底,有产业热度,港股受外围影响大,资金自然用脚投票。

但这种差异不会一直持续,一旦 A 股情绪过热,港股的低估值可能突然被盯上,到时候资金切换又是一波 “变盘”。

最后总结

这轮 “大变盘” 不是要跌,更可能是 “换个姿势涨”。

资金上,长期配置资金慢慢进场,比散户瞎冲更稳;

产业上,硬科技接棒消费地产,业绩支撑更足;

情绪上,看着狂热但有分化,没到失控的地步。

不用怕什么 “疯牛转熊”,现在的市场比 2015 年成熟多了。

监管层要慢牛,资金有耐心,产业有后劲,就算有波动,也是往更健康的方向变。

手里有票的别瞎折腾,没票的也别急着追,这盘棋才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免责声明:文中数据均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文章仅一家之言,个人粗浅思考,仅供交流,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