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年,中国最后一名国民党战俘获特赦,拒绝百万薪酬赔偿
  • 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1975年,中国最后一名国民党战俘获特赦,拒绝百万薪酬赔偿

发布日期:2025-08-19 13:15 点击次数:177

解放战争那会儿,许多国民党高级军官都被俘了,但并不是每一个都像亮剑里那位暂7师师长一样,变成了解放军军官学院的教官。

他们中的大部分变成了我党的政治罪犯,不过大多数国军的将领都很快接受了思想改造,不久就获得了国家的特殊宽恕。

黄维在参加淮海战役的时候,被对方圈住之后不幸被俘,整整关押了27年,直到1975年才获得最终的特赦。你问他是怎么被抓到的?其实,是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他突围失败,被敌方包围,最终没有逃出去,所以才落入了敌手。

其实,一直没能获得特赦,就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再加上他曾经的军事行动,让有关部门对他有些顾虑。至于说思想上的转变嘛,等到被关了这么多年,经过反思和学习,他的观念逐渐开明了不少,理解了许多以前没办法理解的事情,也逐步接受了新的思想观念,心态变得更成熟、更宽容了。

黄维出生于1904年的江西贵溪,官职是国民党中将。作为黄埔军校一期的优秀毕业生,他和陈赓大将还曾是同班同学。

他在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还有缅甸反攻战役中都立过战功,蒋介石就因此把他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兵团的司令。

1948年,他参加了淮海战役,12月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把黄维师的部团一下子包围了。一打破城门以后,黄维打算开坦克跑出去,想逃出战场。

没想到坦克出了一点故障,他也来不及吃安眠药自个儿了事,最终成了我军的俘虏。不过,他和国民党其他的将领可不一样,态度截然不同。

那会儿解放战争接近尾声,为了早点搞定全国的解放,又怕多惹点不必要的伤亡,人民解放军内部其实挺期待国民党那些将领能在劝降书上签个字。

杜聿明等国民党高层将领都挺配合的,偏偏黄维就有点倔,说到底他是被俘的国民党将领中唯一拒绝在劝降书上签字的那位。

他说的理由挺简单明了:装死的烈士多得是,活着的将军就没有几个了。真是个硬骨头,有着军人气节的那种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杜聿明、黄维等国民党高层将领都被关进了功德林监狱接受改造。黄维在那儿倒是出名了,成了监狱里的“刺头”。

在接受思想和政治改造的过程中,他竟然毫无悔意地看待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觉得自己唯一的罪过就是让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自己手下败败走。

除了这些,他还对其他积极接受改造的国民党将领充满敌意,比如杜聿明这些人。在这位国民党中将看来,自己就像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那一类人。

这样一来,他在监狱里就变得孤立无援、受到敌视。其中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大家在学习国民党的历史时,都说四大家族掌控了所有的银行,把老百姓的财产都掰到了自己手里。

黄维倒是走了另一条路:他说,现在全国只有一家银行,还由共产党领导,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全国人民的财产都集中到这个家族手里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在抨击黄维思想的反动性质,不过他好像毫不在意,最后也就随便写了一份思想检查,事就这么草草完了。

他经常在检讨书里写一些诗句,讽刺那些接受改造的国民党将领。这样的态度也让功德林监狱的所有工作人员觉得挺无奈的。

正因为他这样的态度,导致他一次次被排除在特赦的范围之外。其实,很多比他罪行严重的国民党将军特务在1962年都得到了特赦,可黄维却一直没能获释,还被关押在狱中。

到后来,他为了躲避思想改造,竟然还向监狱组织提出想学习研究永动机。凡是懂点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东西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是个科学上的悖论,永远也搞不出个结果来。

可是黄维对这事儿挺上心的,起初狱里的负责人可不同意他搞这个实验,结果把这位国民党将军气得够呛。

一直到1968年,组织上才答应了黄伟的请求,把他调到抚顺战犯管理所,连研究永动机的经费都帮他争取到账了。

自从改造开始,我党对国民党高层将领确实挺关照的,吃的方面,黄维每天都能享受到新鲜的牛奶、鸡蛋和肉类。

就算是在国家吃紧的日子里,解放军战士们还是专门跑到内蒙古去打羊回来给他们吃。黄维在战犯所里病得挺重的时候,组织上还特意拿钱去香港买抗生素用来治他。

平时大家都说人心是肉做的,时间一长,黄维也逐渐接受了思想改造,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永动机的研究中去。可惜,结果当然是不成功。

到1974年,毛主席几次提到,国民党战犯已经放下武器超过20年,完全可以让他们释放出来,恢复自由。

在周总理的指示带领下,担任公安部长的华国锋就着手处理这个事儿,到了1975年,毛主席批准放出了最后一批国民党战犯,共计293人。

在北京饭店举办了欢送会,还给每个人发了100元零用钱,赋予了每个人公民身份。对那些国民党将领而言,这简直像是获得了新生的契机。

黄维终于也出现在这次特赦名单里头,得以获释。被特赦后,他在北京担任政协的文史专员,不过长时间的牢狱生活把黄维变得特别孤僻。

等了他20多年的妻子和家人,也难以再和他沟通交流。最终,他的妻子忍受不了这种毫无希望的日子,选择了投河自尽。这大概也是黄维一生中最对不起的人。

1977年,黄维带着女儿一起回到家乡江西,第一次去参观南昌革命烈士馆。就因为这次游览,黄维整个人也发生了挺大的转变。

看到烈士名单上的名字,一个个都挺熟悉的,很多都是他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尤其是方志敏,他们是在一起参加黄埔军校的时候认识的。

那会儿黄维在路上把路费都花光了,是方志敏帮忙把他介绍到一家工厂打临时工,才算是渡过了难关。

方志敏一直像对待弟弟一样关照黄维,后来因为组织上的安排,他放弃了去黄埔军校的机会,转而在江西领导农民起义。

他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是红十军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结果在1935年,被反动势力偷偷杀害了。

要是方志敏没离开,搞不好在先进思想的影响下,黄维也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呢。

参观完烈士纪念馆后,大家都在一块儿陪同下,黄维去祭拜了方志敏烈士的墓碑。

身为国民党的重要将领,黄维一辈子都没把蒋介石的坏话挂在嘴边。到了1989年在香港接受采访时,黄维提到:蒋介石算得上是个英雄,不过他那一套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才会失败。

在大陆呆了30多年的时间,实际上黄维早就跟国民党划清了界线。到1989年,蒋经国还专门派人去劝说他,邀请他任选一个地方安家落户。

意思就是说别再回大陆了,同时还按照中将的级别补发了超过100万台币的工资,那时候这一数额在上世纪真是天文数字。

要是照以前国民党将军那一套性格,早就答应了吧,可黄维毕竟还是个爱国的将领,特赦之后,他一直心里想着能为祖国的统一出点力,于是他果断拒了蒋经国的要求,决定继续待在大陆。

可惜,1989年黄维在要去台湾访问的前一天,心脏病又犯了,撒手人寰了。为了纪念这位将军,海峡两岸都为他办了很隆重的告别仪式。他的一大遗憾,可能就是没能在走之前看到两岸真正实现统一。

------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