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印象里只会鞠躬道歉的日本,怎么就敢把能打到别人家门口的“战斧”导弹,成百上千地往家里搬了? 这事儿,说起来真让人有点后背发凉。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射程一千六百多公里,妥妥的进攻性武器。这哪还是那个只能“专守防卫”的日本?感觉就像一个平时文文静静的老实人,突然从背后掏出了一把开了刃的西瓜刀。 而给这个老实人递刀,还一个劲儿在旁边煽风点火的,就是高市早苗。她一上台,整个日本政坛的风向都变了,那感觉,就像是直接把油门踩到了底,连安全带都不系。她烧的第一把火,就直接冲着日本战后78年的“紧箍咒”去了。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日本不是有部“和平宪法”管着吗?怎么说买大杀器就买了?你太天真了,在高市早苗这帮人眼里,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他们搞了一个“法律魔术”,把家里的“安保三文件”给改了。 以前的规矩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打我一拳,我才能还手。现在倒好,直接改成了“我怀疑你想打我,为了不挨打,我就可以先把你撂倒”。就这么个文字游戏,一个叫“对敌基地攻击能力”的玩意儿就横空出世了。 这一下,性质全变了。日本自卫队从一个只能守在门口的保安,瞬间变成了能主动上门“理论”的打手。买“战斧”导弹,搞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一下子都变得“名正言顺”了。这可不是小修小补,这是直接把房子的承重墙给凿了个大洞。 你以为这就到头了?差得远呢!凿墙只是第一步,高市早苗的最终目标,是想把整个房本,也就是那部让她浑身难受的“和平宪法”第九条,给撕了。 这一条白纸黑字写着日本“永远放弃战争”、“不保持战力”。在高市早苗她们看来,这玩意儿就是套在脖子上的枷锁,让日本在国际上抬不起头,成了一个“残疾国家”。 她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嚷嚷,要把自卫队改成“国防军”,要让日本跟其他国家一样,想打谁就打谁。 这种想法在日本国内也不是没人反对。根据NHK电视台的调查,老百姓对这事儿分歧大得很。但高市早苗不管这些,她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不仅要让日本的军事机器彻底松绑,还要从根子上抹掉日本人对战争的那点仅存的敬畏。 当然了,干这么大的事,光杆司令可不行。高市早苗精明得很,她知道得找个“铁哥们”一起干。于是,她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决定。 过去几十年,自民党身边一直跟着个叫公明党的“小兄弟”,这家伙胆子小,总爱踩刹车。自民党想往右拐猛一点,它就在旁边念叨“和平、和平”。高市早苗嫌它碍事,一脚把它踹开,转头就拉上了另一个更狠的角色——日本维新会。 这个日本维新会,可不是省油的灯。在修宪、扩军这些事上,比自民党还着急,恨不得明天就把自卫队派出去。这俩凑到一块,简直是干柴遇烈火。这么一来,日本政坛里最后那点踩刹车的声音,也基本听不见了。一辆没有刹车的车,你猜它会开向哪儿? 车要跑,得烧油;扩军买武器,得烧钱。高市早苗张嘴就要把军费在两三年内翻一番,拉到GDP的2%。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钱从哪儿来? 她一边可能跟老百姓说要减税,让大家过好日子,一边却要把大把的钱拿去买导弹。 日本有个挺有名的经济学家叫野口悠纪雄,他就说得很直白,这钱最后还不是得从老百姓的养老金、医疗费里扣?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让普通人勒紧裤腰带,这笔账怎么算都觉得亏。 更阴险的是,高市早苗还在打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她之前当过一个叫“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的官,主导搞出了一部《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 这法律听着挺高大上,其实就是把“国家安全”的帽子扣到所有经济活动上。你手机里的芯片,平时吃的药,甚至家里的电网、网络,全都要被审查。 #热点观察家#说白了,就是用行政手段,强行让经济和某些国家“脱钩”,建立自己的小圈子。这种在和平年代就搞“战时经济”的做法,比真刀真枪的对抗还要让人不寒而栗。 现在,高市早苗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整个东亚都紧张起来了。她手里的方向盘,正带着日本这艘大船,驶向一片谁也看不清的迷雾之中。这到底是通往“国家复兴”的航道,还是撞向冰山的绝路,谁也说不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