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前两天“吉林一号”把台湾的犄角旮旯都拍了个底儿掉,你是不是光顾着点赞,觉得咱们的卫星忒争气了? 行了行了,收起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要是这几张照片就能让你高潮,那你可真是错过了真正的好戏——一场发生在5 hundred kilometers高空之上,不动声色却杀气腾जिंग的“太空狼人杀”。 这事儿你得把时间轴往前倒腾几个月。 美国那边有个叫MAXAR的公司,老熟人了,常年给五角大楼当“编外侦察员”的那个,突然有一天不讲究,把他们家卫星偷拍的咱们“实践二十六号”卫星靓照给发网上了。 这动作可不一般,摆明了是凑到你耳边吹气:“嘿,我看着你呢。” 这叫啥? 这叫挑衅。 搁在十年前,我们可能也就是在小本本上记一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但现在这世道,谁还跟你玩那套温良恭俭让? 成年人的世界,讲究的就是一个“礼尚往来”。 俩月之后,你看好了,咱们“吉林一号”星座里一个平平无奇的“高分05B”,就在茫茫宇宙里,愣是把MAXAR那颗到处惹事儿的卫星给逮了个正着,然后——“你瞅啥?瞅你咋地!” 反手就是一个高清特写给怼了回去。 这操作,行话叫“非地球目标成像”,换成大白话就是“在轨单杀”,难度堪比在两辆飙到三百码的F1赛车之间玩换轮胎。 这一下,性质就彻底变了,这不光是秀肌肉,这是直接把潜规则的桌子给掀了,告诉对方:你能玩儿的,我能玩儿;你不敢玩的,我照样能玩儿。 是不是有点意思了? 这个“吉林一号”背后,是一家叫“长光卫星”的公司。 这帮人,从根儿上就是一群“技术宅里的泥石流”,脑回路清奇。 当初他们说要一口气发射一百多颗卫星,把地球给包圆了,让商业卫星跟打车软件一样随叫随到,估计没几个人信。 大伙儿都觉得这是PPT画大饼,喝多了吹牛呢。 可他们就是把这牛皮给吹成了现实,靠的还不是啥祖传秘方,就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愣劲儿”。 别人造卫星,跟组装电脑似的,东家买个摄像头,西家买个平台,凑合到一起。 长光这帮人可不,他们上来就搞“星载一体化”,什么意思? 就是直接造一个“会飞的超级单反”,所有功能都集成在一块儿。 这一下,卫星的体重和身价,简直就是经历了双十一打骨折,疯狂跳水。 你都想不到有多夸张。 最早的第一代“吉林一号”,420公斤,一头成年东北虎的重量。 到了最新款,同样的高清分辨率,体重直接暴瘦到20来公斤,也就一箱矿泉水的重量。 这种“像灌香肠一样生产卫星”的变态能力,才是他们真正的王炸。 你美国卫星是精贵,打一颗少一颗;我这边是流水线作业,打掉一颗,我分分钟给你补上十颗,就问你怕不怕。 当然,出来混,哪有不挨刀的。 他们也栽过大跟头。 一颗技术贼牛的小卫星,让一枚不争气的火箭直接送进了印度洋喂鱼。 补射一颗,又被另一枚火箭扔在了戈壁滩里听风声。 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和工程师们熬秃了头的心血啊。 但你猜怎么着? 这帮“犟种”愣是没趴下,爬起来拍拍土,把摔碎的零件捡起来,融了接着造,造出来的家伙更狠。 就这么一路摸爬滚打,他们才磨出了真正的“大杀器”——规划里的“吉林一号”高分05D星座。 这玩意儿一旦组网完成,分辨率能飙到惊人的0.2米。 0.2米是啥概念? 这么说吧,过去你能从天上看到地面的一辆坦克,现在,你不仅能看到坦克,甚至能看清它炮塔上有没有落灰。 当一百多只这样的“天眼”全天候盯着地球转,这意味着什么,我想你比我清楚。 所以啊,别再傻乎乎地光看那几张风景照了。 从一开始引发围观的台湾高清图,到太空中火药味十足的“互相伤害”,再到未来那个让所有对手都睡不着觉的“全球直播”能力,长光卫星玩的根本就不是“看风景”,他们是在重新定义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今晚有空,抬头看看星星吧,那片看似静谧的夜空,其实热闹得很,正上演着我们这个时代最精彩、也最残酷的戏码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