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收购传闻在圈内炸开了锅,说某TOP10组件企业要被收购,消息一出,大家就开始八卦了。真心的。 我跟你说,表面上是资本运作,背后其实是价格战和质量滑坡把行业逼到悬崖边上。产业链从多晶硅到组件各环节价格暴跌,企业利润被一点点掏空,行业不再是暖春,倒像是战场上的黄昏。 价格砍到骨头里,产能却像吹大的气球。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分别暴跌数十个点,产能已超1000GW,产能利用率只有五六成,N型电池、TOPCon成主流,产线密集上线但消化能力不足。产能错配,供给端内耗严重。甭怪检测报告出问题——国家检验中心数据显示组件格率从满分掉到六成多,抽检不格率接近两成,这不是小问题,是信任溃败。 谁会被淘汰,谁又能上位?这是摆在每家厂面前的大题。真的假的?怎么回事?过去是前四稳坐,后六你死我活。晶科、晶澳、天、隆基那几家像老牌军,出货量断层式领先,而第五到第十名像打酱油的盒子,一年换几回队伍。并购曾被寄予厚望,通威拟收购润阳的案子被称作行业整标志,磋商半年,最后宣告失败,说明资金链和资产质量双双成拦路虎,市场并不好骗。 新搅局者凭硬技来抢饭碗。爱旭靠BC技术上量,半年出货8.57GW,营收翻番,甚至在季度里扭亏为盈;TCL中环靠Maxeon的IBC专利和大量布局,上半年组件出货已超过5.7GW。太厉害了。就是这些以N型、HBC、钙钛矿叠层为核心的技术路线,正把竞争从价格战拉回到效率和可靠性上,差异化成了新的护城河。 政策不再只会撒钱,而是开始立规矩。工信部牵头多部门约谈,要求依法治理低价恶性竞争,市场监管出方案约束,标准化机构推动能耗限额立法,企业自律呼声增高。我才不信呢。海外市场也成了逃生门,像中东、东南亚的项目和海外产能,正成为规避贸易壁垒、分散风险的重要棋子。 结局还没写完,行业整会继续,资本和技术会分出胜负。部分企业将被市场挤出舞台,另一些有专利、产能管理和全球布局的公司会乘势而上。这轮洗牌不是谁喊得响就赢,是谁把技术、资金、规和全球网络捆在一。真心话,光伏的下一个十年,不会再是单纯比价钱,而是比实力、比眼光、比底气。 |